垃圾分类的必然 | |||
|
|||
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,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。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,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,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,减少垃圾处置的数量,改善生存环境状态,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。 德国早在1904年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,至今已有100多年。日本从1980年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,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。2006年台北市作为全台湾首个推行“垃圾强制分类”的城市,朝向垃圾全分类零废弃目标迈进。2019年7月1日,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正式实施,上海成为第一个中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。 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。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,既省下了土地,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,还可以变废为宝。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,降低处理成本,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,具有社会、经济、生态三方面的效益。 这样看来实行垃圾分类俨然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,然而在实行了几个月垃圾分类之后的试点城市上海变得更脏了。有数据报道称:在垃圾分类实行一个月,上海城管执法部门共查处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案件872起,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8655起。一打开垃圾桶,你很快能闻到因为各种各样的厨余垃圾混合在一起,发酵出的难以置信的气味,在湿垃圾里要求必须破袋投放,因为袋子本身是干垃圾,不能放在一起。如果倒不出来,还要用手去抖、去抠,很容易弄脏手。而装着所有厨余垃圾的湿垃圾桶,并没有任何特殊装置,和收干垃圾的桶一模一样,数量也是一比一。湿垃圾的数量远比其他垃圾来得多,堆得遍地都是的情况屡见不鲜。湿垃圾桶引来了各种蛇虫鼠蚁,如果不幸桶烂了还有污水渗出。遇上下雨,露天垃圾桶污水可能流一地。 很多城市执行垃圾分类的第一步就是最基本的“撤桶并点”,把原有的垃圾桶撤掉,要求居民去新设立的分类垃圾桶定时投放垃圾,据过往报道,垃圾处理的过程中,力不从心的不止扔垃圾的人,垃圾收运系统也存在混乱与不足。大众不知道垃圾处理线上的确有分类的必要,而是习惯了“垃圾分类无用”、“垃圾分类就是做做样子” 在德国按照“谁产生垃圾谁负责处理”要求,以垃圾处理总支出反算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,有关环保的法律、法规多达8000余部,如果垃圾分类不到位,个人和企业将受到巨额罚款,且信誉也会受到影响。垃圾分类视为民族骄傲的日本,靠的则是民众的责任心,从幼儿园开始日本人开始垃圾分类环保教育。到小学的高年级,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观居住地的垃圾处理厂。常年累月的宣传教育让垃圾分类制度在日本得以有效实施。 要改善正确垃圾分类需要经过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,持之以恒是关键。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工程,其成效并不局限于一个时间段,“坚持”是垃圾分类达成目标的根本。不管在哪里,我们生长的地球只有一个,真正将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再利用做到心坎里,养成良好的环保观念,并且透过学校教育和社区组织的行动力,鼓励更多民众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,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。 (永兴街道 季伟雪) |
|||
上一篇: | 下一篇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