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明评论 | 蓄势待发的“地摊经济” | |||
|
|||
2020年5月27日,中央文明办明确,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、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。6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,地摊经济、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,是人间的烟火,和“高大上”一样,是中国的生机。 疫情使然,许多的创业者失业,也开始变成了满地的失业人员。而“地摊经济”的出现让许多人另辟蹊径,重新开始。“地摊经济”的“三低”特质,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。创业门槛低,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,没有太高的学历、技能要求,很多人支个小摊、打开私家车后备箱就能卖货;失败风险低,船小好调头,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“满血复活”;商品价格低,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,享受更多实惠。 发展"地摊经济",一方面解决疫情防控之下,消费者在餐饮、卖场等室内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,也极大地满足了当前疫情防控要求。摊主经营费用低,没有转手费,没有装修费,没有铺面租金压力,没有雇员工资压力,不用交税,既降低了商户运营成本,也增强了消费市场主体活力。另一方面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难题,因疫情影响而失去工作岗位的群众通过摆地摊实现灵活就业。 就目前,温州市各地区都已经在各商圈内划出一些区域,无门槛的召集摆摊的人们,摆出各式各样的商品。蒲州街道的辖区内还未开展相应活动,接下来我们将组织开展相应活动,响应“地摊经济”的号召,守护住城市的烟火气。而“地摊经济”存在优势那相应也会有劣势,例如交通环境影响、损害正规店铺的利益、不诚信交易和摊贩周边相关矛盾等问题。倡导重启“地摊经济”,是为了让老百姓更有致富的方向,是为了给底层群众一个避风港,但是重启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,重启下的“地摊经济”要更符合时代的特征,撕下“脏乱差”的标签,让“干净、安全、有序”成为“地摊经济”的新标签 。 |
|||
上一篇: | 下一篇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