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文明龙湾·善润家风⑬丨陈相巧家庭:竹笛声里的家风传承,平凡中绽放不凡力量 | ||||
|
||||
编者按: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一句家训,承载世代智慧;一段家风,传承文明薪火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,深化家庭文明建设,厚植家风培育沃土,龙湾区以温州市“瓯越·好家风故事汇”系列活动为契机,全面启动家风故事征集行动。自6月25日起,龙湾区文明中心推出文明龙湾·善润家风专栏,以笔为舟溯文明之源,以墨为镜照大爱之光,通过鲜活的家风叙事,立体呈现新时代龙湾人崇德向善的质朴情怀与砥砺奋进的昂扬姿态。 在平凡的生活中,总有一些人用不平凡的坚守,书写着家与爱的动人篇章。陈相巧家庭,便是这样一个用“坚持”二字刻写家风、用行动传递温暖的普通却不平凡的家庭。
言传身教,将“坚持”刻入家风血脉 陈相巧虽仅有初中文凭,却深谙教育之道。他没有优渥的条件,却拥有最宝贵的财富——那份“做事贵在坚持”的信念。他将这份信念化为独特的家庭教育。 他自编家谱作为教材,向孩子们讲述祖辈的艰辛与自身的奋斗,让“坚持”的种子在儿女心中生根发芽。当儿子在学琴路上遇到瓶颈想要放弃时,年过四十的陈相巧没有说教,而是选择用实际行动陪伴——他从零开始学习竹笛,并一路考取五级证书,用亲身经历为孩子树立了“万事贵在坚持”的最佳榜样。 智慧陪伴,于细微处点亮艺术梦想 陈相巧的教育,充满了理解与尊重的智慧。他懂得劳逸结合,在孩子练琴倦怠时,他会陪伴孩子打羽毛球放松心情;他更是孩子艺术的知音,用自己学习的竹笛与儿子的钢琴合奏,在旋律交织中给予孩子最温暖的支持。 他不仅陪伴,更善于引导和激发。他带着儿女参观顶尖艺术院校,在他们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。他尊重每个孩子的天赋,支持女儿发掘绘画潜能,最终助力女儿考入中国美院,儿子也于浙江音乐学院攻读硕士,用高质量的陪伴诠释了平凡父母的教育智慧。
从家庭到社区,让好家风浸润邻里心田 家风的力量,不止于家庭的四壁。在培育子女成才的同时,陈相巧将这份“坚持”与“奉献”的家风带到了更广阔的社区天地。 他凭借自学掌握的竹笛专长,在雁湖社区开设公益课堂,用音乐丰富邻里的生活,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20节课程,受益人数达180人次。在红雁亭,每日清晨六点,总能见到他带领志愿队伍忙碌的身影,他们将热腾腾的包子、豆浆递到居民手中,一句“小心烫”的叮嘱,暖胃更暖心。他还不定期组织志愿者,将牛奶、豆浆等物资送往社区邻里食堂,为社区的老人和困难群体送去实实在在的关怀。 陈相巧常说:“社区是大家的家,能为家里人做点事,我觉得很踏实。”他的公益之举,让源于小家的好家风,化作了社区里流动的暖意。 竹笛与钢琴的合奏,是父爱陪伴的动人旋律;红雁亭晨光中的身影,是奉献精神的最佳注脚。陈相巧以掌心的温度,焐热了儿女的艺术梦想;他用躬身践行的姿态,将“坚持”二字刻进家风血脉。这份质朴而强大的家风,正从家庭走向社区,如星火燎原,在更多人心中点亮关于爱、奉献与传承的火种,让“家”的意义在岁月的长河中,生生不息。 |
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