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湾区海滨街道:“三时”服务织密文明网 百姓乐享幸福圈 | ||||
|
||||
近日,在2025年温州市文明实践项目暨基层宣讲展示交流活动中,龙湾区海滨街道宁村村“百姓宁好——百家姓里的回家路”文明实践项目斩获金奖,成为温州文明实践工作的亮眼注脚。不止宁村村,海滨街道以“1510”文明实践圈为载体,通过延时、错时、随时“三时”服务模式,推动文明实践在全街道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 作为“中华姓氏第一村”,宁村村汇聚了92个姓氏,在城市化进程中尤其注重文化传承。“百姓宁好”项目以数字家谱、家风书写营、百家宴等活动,将姓氏文化转化为可感知、可参与的文明实践。 宁村村开展成人书法培训 作为“1510”文明实践圈的核心点位,宁村村的“三时”服务精准对接村民需求。工作日白天,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星火龙湾公益课程,从书法家训教学到非遗技艺体验,让传统文化“活”起来;傍晚错时开放时,老年人们聚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,量血压、话家常;遇到节假日,“宁好少年”青少年活动基地里,研学活动与志愿服务轮番上演,孩子们在姓氏故事中传承家风。 锦海社区是一个由三个村撤村并居而成的城市社区,常住人口约1万人。面对多元化的服务需求,社区构建了“1+X”多元共建模式,让文明实践服务覆盖全年龄段。 锦海社区举行应急处理公益讲座 “没想到孩子能坚持学完所有魔方课程,现在魔方复原的速度提升了不少!”锦海社区居民张女士对“家门口青少年宫”开设的课程赞不绝口。造纸体验DIY、儿童自我保护、无人机科普实操……街道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不仅错时开放至晚上9点,还提供“四点半课堂”和周末兴趣班。多时间段的课程解决了暑期看护难题,更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探索与坚持的种子。 此外,锦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夜间开设家长课堂、瑜伽等健身活动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随时提供义诊、康复服务。残疾人之家错时开展生活技能培训。 蓝田村开展趣味手工活动科普防控知识 蓝田村的“三融合”文明实践圈将“三时”服务与历史文化深度绑定。蓝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文化礼堂、为老服务中心三馆融合。白天是理论宣讲的主阵地,周末是延时开设的亲子手工坊。全年供应的爱心凉茶,成为村民心中最贴心的慰藉。蓝田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宁田警务室“警民融合”,实现“小事不出村、矛盾快化解”。 沙中村的“向阳花”文明实践圈,则以“三时”服务传递温暖力量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文化礼堂、党群服务中心三点联动,全天候提供理论宣讲、志愿服务、图书借阅等服务。篮球场24小时开放,满足居民随时健身需求。 据了解,今年以来,海滨街道通过整合资源,建成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,辐射18个点位,充分发挥贴近群众、小巧灵活的优势,拓宽文明实践服务半径,形成覆盖辖区的文明实践圈。 服务不打烊,文明不停步。下一步,街道将持续深化“1510”文明实践圈建设,优化服务内容、延伸服务触角,让“延时”更贴心、“错时”更精准、“随时”更便捷。 |
||||